创设情景 感悟品味 丰富想像___《画风》教学设计九
一、教材分析 : 《画风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(人教版)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。课文以“画风”为题引起师生的注意和思考。“风看不见,摸不着。怎么画呢?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画画,本来陈丹说:“风看不见,摸不着。谁也画不来。”看了赵小艺的画后,陈丹却说:“我也会画风了。”三个好朋友互相启发,互相激励,结果他们用不同的方法画出了风。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,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。
二、学生分析:
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小学,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,学生的知识经验,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。一部分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,语言表达能力较强,对事物有自己一定的见解,也乐于与人交流。一部分学生只能初步认识一些客观事物,用一些不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意,甚至连朗读课文都有困难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,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。
三、设计理念:
语文课程报纸》指出:“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住主体,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,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,爱护学生的好奇心,求知欲,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。倡导自主、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。”因此,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,教师都应努力营造一个宽松、民主、合作的空间以唤性、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,并以“读”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,力求让学生“以读求悟,读中见悟”。并通过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。
四、教学目标:
1、 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,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。
2、 会认7个生字,会写12个字。
3、 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,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。
五、教学流程:(第一课时)
一、情景引入,设置悬念
1、情景激趣。
孩子们,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?(生答)哦!今天是咱们班的小画家“免费旅行”的日子。我呢!是你们的“导游”,怎么样?想和我一块儿去“旅行”吗?去之前“导游”有一个小小的要求。你们要根据“导游”的描述,把你们看到的和听到的用笔画出来。
2、学生拿出纸笔准备作画。请几位学生上黑板上画。
3、教师描述:嗬!今个儿的天气真不错!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。你们朝远处看,那儿有一座青山,山下住着一户人家,房前屋后开着洁白的小花。赶快把这优美的景色画下来吧!
4、生边听边根据自己的想象作画。
5、教师继续描述:一阵和的微风迎面拂过。哇!好香好香!你们闻到了吗?没有?赶快深呼吸,闻到了吗?你们听!远处还传来了悠扬的笛声,好美好美!孩子们,赶快把这和煦的微风、醉人的花香和悠扬的笛声画下来吧!画到这,有什么问题吗?
6、学生质疑:微风、声音、气味看不见,摸不着,怎么画呀?
7、小结:看得见、摸得着的东西容易画,那么看不见、摸不着的东西能不能画呢?今天,和我们一道前行的还有另外三位爱动脑筋的小画家,咱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。 板书:画风
二、认识人物 认读生字
1、想知道这三位小画家是谁吗?赶快认识一下。(课件出示:三位小朋友 ,在他们的头上写上带拼音的姓名。)自己读读。
2、抽生教读带拼音的姓名。
3、去掉拼音集体读。
4、把姓名拆开,以字卡形式让学生开火车读。
5、口头扩词,加强记忆。(本班有“赵、宋、陈”的吗?请牢牢记住他们。)
6、(课件出示:赵小艺对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表示赞许。)再次轻轻呼喊他们的名字。
教师:今天,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与这三个孩子有关。愿意读课文吗?打算怎样读?分角色读可要把课文读熟,读流利,多读几遍。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要用笔画画、勾勾,再请教旁边的小老师。
三、初读课文,扫除生字“拦路虎”
1、学生自由读课文,教师随机指导。
2、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中较难的字。有不认识的字吗?老师这儿有,想请教请教你们。课件出示:
宋 涛 陈 丹 赵 小 艺 显得更美了 旗 杆
3、指导读好黑体字。
4、课件出示:宋 涛 陈 丹 赵 艺 显
杆 乌 静 眨 斜 丝 转
5、学生找词、扩词。
教师:把这些字送回课文,咱们会读得更好!
四、再读课文,感知大意
1、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,想想课文讲的一件什么事?教师巡视,随机表扬读得好的学生。
2、 抽生读。谁愿意读给大家听?想从哪儿读到哪儿?
3、 学生评价朗读情况。想对他们的朗读说点什么?
4、 学生汇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?
五、三读课文,找画风方法。
教师:三位聪明的小画家是如何画风的呢?请你们默读课文,用笔勾画你找到的答案。
1、 生读、画。 2、抽生答。教师指导。
3、闭眼想象画面内容。
教师描述:在美丽的郊外,几棵小树被风吹得弯弯的,还有呢?想好了吗?
4、赏赵小艺的画。(课件出示:雨丝斜斜,红旗飘飘,风车转动的的动画课件。)能给它们配上书中的文字解说吗?
5、抽生读,师生共同评价。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范读,指导学生读。
6、同理欣赏陈丹和宋涛的画,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、感情。
六、继续读文,深入理解。
教师:咱们刚才读了课文,欣赏了赵小艺他们的画,还给他们配上了文字解说,课前,不是有同学说要分角色朗读吗?不妨试试?
1、 小组内分角色读。教师巡视,适时指导。
2、 推荐小组代表读。学生评价。
3、 挑战性读。有比他们组读得更好的吗?试试!
4、 全班分工读课文。
七、驰骋想象 描绘美景
教师:孩子们,一路“旅途”让我这个“导游”感到有点热。你瞧,那边吹来了“凉风”呢!
1、 课件展示刮风图,感受风的魅力。感受完毕,问:这么多种风,可以选一种画下来吗?
2、 动手画风,展示学生画风的作品。
3、 启发想象:花香、笛声与风有什么不同?它们都是看不见、摸不着的。学了课文,课前遗留的问题该解决了吧!
结束语:孩子们请大胆发挥你们的奇思妙想,挥动你们手中的五彩笔,把看不见、摸不着的东西也画出来吧!课后,请为你的画配上文字,可以写话、可以作诗,……尽情“打扮”它们,下节课怎么开一个别开生面的画展,怎么样?
如果您觉得本站还不错,请点击这里将www.9ijx.com加入您的收藏夹